中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999年第四季度以16个主要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继上季度之后再次小幅下跌。香港特区受经济复苏的影响,本季度各分物业指数继续上扬。
本季度香港城市指数达6381点,较上季度上升169点,与之相对的内地各主要城市指数则呈现出缓跌之势。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城市其指数继续走低,分别下跌1点、4点和9点,但除深圳外,北京、上海城市指数跌幅较上季度减小,市场情况正逐渐走出谷底。其他城市则略有升降,全年价格表现平稳。
从分物业指数看,本季度各城市住宅市场行情表现最稳定,其中天津、重庆、成都、常州、石家庄都已止跌回升,其他主要城市的住宅指数跌幅也都较上季度明显减缓。办公用房和商服用房指数随地区不同本季度变化较大,与上季度相比,除位于西部的西安办公用房指数上升4点外,其他重要城市都呈下跌态势,南方沿海城市更为突出。北京与上海办公用房指数分别下跌9点和20点;深圳商服用房和办公用房指数分别下跌19点和16点;厦门和成都的商服用房指数均下跌7点。从指数测算结果来看,WTO的影响还未得到充分体现。
进入年底,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回升的迹象,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一方面由于国家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已开始显现,通货紧缩的状况有所好转,极大地带动了居民的消费热情;另一方面国家为把住宅业培育为新经济增长点,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如:开放二级市场、完善住房消费信贷、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以及居民对政策的理解,个人持币观望的心态将会变成实际的购买,从而导致需求的增加。但潜在需求要真正转化为实际购买,价格仍占据主宰地位,实现价格的理性回归,关键在于各项政策的真正落实,以及实施政策的力度有多大。